Campaign URL
Copy
Twitter
0
tweets
Subscribe
Past Issues
RSS
Translate
English
العربية
Afrikaans
беларуская мова
български
català
中文(简体)
中文(繁體)
Hrvatski
Česky
Dansk
eesti keel
Nederlands
Suomi
Français
Deutsch
Ελληνική
हिन्दी
Magyar
Gaeilge
Indonesia
íslenska
Italiano
日本語
ភាសាខ្មែរ
한국어
македонски јазик
بهاس ملايو
Malti
Norsk
Polski
Português
Português - Portugal
Română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Kiswahili
Svenska
עברית
Lietuvių
latviešu
slovenčina
slovenščina
српски
தமி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Filipino
украї́нська
Tiếng Việt
2016年10月11日
無法順利瀏覽?試試網頁版。
焦點新聞:
為魚蝦蓋農場 「五溝水水草日」把原生水草種回來
暖化殺死胃部益菌 影響椿象「轉大人」
專欄專題:
生物簡介|【絕地‧再生】錯誤的迷戀是種罪 犀牛悲歌
公民參與:
資訊志工摘錄新聞
×
近期活動
×
推薦讀者評論
為魚蝦蓋農場 「五溝水水草日」把原生水草種回來
10月10日國慶日,在屏東萬巒五溝社區迎來的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水草日」。為了復育五溝在地原生水草和水生動植物,五溝水守護工作站這天召集社區志工和長輩,一起來到劉氏宗祠前的水圳種水草,為魚蝦蓋餐廳、造農場。
» 閱讀全文
暖化殺死胃部益菌 影響椿象「轉大人」
科學界預測,2100年的全球平均溫度將比現在高出2.5°C,因此研究人員在比外界溫度高2.5°C的培養箱中飼養南方綠椿象,卻發現所有實驗個體都未能達到性成熟。這項研究顯示,全球暖化可能殺死昆蟲和其他動物胃部的益菌,使生態系統變得脆弱。
» 閱讀全文
生物簡介|【絕地‧再生】錯誤的迷戀是種罪 犀牛悲歌
犀牛的性成熟為七歲(母犀)和十歲(公犀)、妊娠期大約為14個月至19個月、每胎只會有一隻小犀牛,而且母犀牛的生理週期讓它們要每隔兩年半年至三年才會懷孕,從這些數據可以得知犀牛的繁殖速度很慢,亦進一步解釋了狩獵壓力讓犀牛族群量難以回復的背後原因。
» 閱讀全文
志工摘錄新聞
台灣新聞
農村滅鼠 保育人士憂誤殺
古蹟虎字碑遭塗鴉 石匠師傅鑑定修復
卑南富源走山 裂縫擴大變小溪
挺過雷擊病菌 屏東280歲茄苳樹重生
國際新聞
南京數百條眼鏡蛇外逃 逾50條未尋獲
山東製藥公司爆炸 環保單位緊急監測
不甩OPEC協議 伊拉克要增產油氣
紐約市定下 10 萬度能源儲存目標
越南增派警力駐守 台塑上週末平靜
中國人需求大象皮 緬甸亞洲象遭殃
近期活動 × 行動參與
【問卷】媒體科學素養大調查——閱聽人您怎麼看?
10/13 【下一站。走近自然】非洲肯亞之旅與記錄影片製作分享
10/15 鹿寮坑農村生態工作假期
10/15 冬天山河生態綠舟-里山生活實踐:農夫日記本
10/16 「保育好好玩-生態工作假期走遍全台」講座
10/19 明日之吼:氣候變遷下的臺灣生機 論壇
10/22-23 走向里山~2016台北國際賞鳥博覽會
10/27 【下一站。走近自然】說走就走到部落趣
10/28-30 漁村見學 「金門漁村生活體驗與海洋生態保育」
活動訊息託播
推薦讀者回應|【沒有垃圾的一年】吃外食也要零垃圾
李國妹:即使要外食,選擇店內食用可以省下很多的垃圾。如果沒自備餐盒與袋子時,就店內食用吧!自環保餐具已經是基本中的基本!超商便當在超商內用不算ㄟ!超商便當本身就是極致的不環保包裝!
» 閱讀全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Tel:(02)29332233/Fax: (02)2933-2120
發行人:高英勛
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彭瑞祥 、詹嘉紋、吳岱芝、鄒敏惠、洪郁婷、曾以寧
網編:洪郁婷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
徵信網頁
Copyright © 2016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會收到此信是因為您訂閱了環境資訊電子報,或曾參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活動。
這是轉寄信件嗎?歡迎點此
訂閱
環境資訊電子報。環資訂戶點此可
更新訂閱資料
或
退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