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會」不存在
當我們說去教會,人普遍的問題是:聚會是甚麼時間、教會在哪裡? 然而若我們看被視為初期教會他們的狀況,當時彼得勸勉眾人要脫離彎曲的世代: 於是領受他話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門徒約添了三千人,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眾人都懼怕;使徒又行了許多奇事神蹟。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神,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2:41-47) 其實那時「教會」並不存在,只有一群「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領受所賜的聖靈」(徒2:38),並「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徒2:42)的門徒。當時沒有任何既定的架構、聚會、活動模式,但主的道非常興旺,人蜂擁的接受主和進入這個生活模式,且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反觀現今當傳福音變成了「使命」,叫人信耶穌、去教會卻變成一件要特定費力去做的事情。 恒常見面、用餐,一同敬拜、禱告、分享、教導、守主餐,彼此幫助,建立真實的相交關係。這種沒有可衡量的數據業績投資,在以效率和表現為本的文化下,總會被視為浪費時間,因此有不少人雖然覺得重要,但做了不久就因看不到果效堅持不下去了。 如果浪費時間沒有果效不值得做,那耶穌為什麼做? 耶穌在地上沒有選擇去開拓教會、神學院,祂花「畢生」的時間去建立門徒。祂本身就是最佳的神學院,祂和一班門徒就是最有能力的教會,但這間「無牌」神學院教會,是隨走隨傳、隨傳隨洗、隨洗隨教。 耶穌天天跟門徒在一起,使徒行傳中也描述那些信的人「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天天」對現今的我們實在太奢侈了,我們的「宗教活動」、聚會,團契小組、祈禱會等等,一星期一次已經覺得太多了。 原因是我們把「信仰」和「生活」分割了。 當教會變成了崇拜聚會的代名詞,信仰就從信徒的生活核心變成了週末節目,人自然把大部分的精力時間投放在別的東西上。 耶穌對我們說「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而不是「去,使萬民來參與聚會」。 聚會好不好? 當然好。 若聚會的中心不單是一篇出色的講章,而是能成全聖徒,使基督的身體更成熟有力,就更好。 祈禱服侍、醫治釋放好不好? 當然好。 若重點能造就被醫治者成為有能力的門徒,而不是單純以建立龐大的醫治事工團隊為滿足,就更好。 滿有神同在的敬拜好不好? 當然好。 若敬拜的焦點是使人經歷神、體驗領略如何成為以心靈和誠實敬拜的敬拜者,而不是單純花時間檢討如何把音樂做得更好、團隊夾得更天衣無縫,就更好。 若有一日,教會再沒有大台、聚會就是兩三個人的時候,難道還有需要夾band嗎? 這些事奉服侍都是有意義的,但焦點需要是在建立人作主的門徒,而非放在發展事工之上。我們就是教會,教會就是人所組成,人成長成熟健康強壯,教會就會有能力,事工自然有果效。 太6:33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耶穌知道,重要的是有著神國基因,能接捧的人,而不是只渴望來看神蹟、等飯開的會眾。 訓練門徒這件事,可能效率真的不高,也不保證百分百成功(耶穌也有一位叫猶大的門徒),卻很有果效。
當時門徒所帶出的影響力,是翻天覆地的。 他們的精力是在擴展神國,而非建立教會。
在末後激烈的世代,黑暗越來越猖獗,環境越來越艱難,我們一方面需要信得過的戰友,另一方面需要將信仰繼續傳承下去,建立有心志和能力的下一代,竭力把神國彰顯在地上。 願當「教會」不存在,主仍在地上找到一群忠心到底在發揮神國影響力的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