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
#181(點擊閱讀網頁版)|閱讀時間 7 分鐘
最近比較認真做「思考的重量訓練」,也就是克制自己「膝反射」式的寫作衝動,而是看到每件事情就先深呼吸個幾口,然後用自我交叉詰問的方式來挖掘一些更有趣的觀察。

希望你喜歡這期電子報,也歡迎收聽我與 Angela 共同主持的 podcast,當中有更多電子報沒有收錄的科技趨勢洞察。歡迎邀請你的朋友訂閱;若對過往期數感興趣,請 由此進入 archive
最近因為 AI 高速發展的關係,「如果 AI 取代大部分人的工作,人們要靠什麼維生?」這樣的提問開始顯得真實、甚至有點迫切,與此相伴的是「無條件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以下簡稱 UBI)一詞被更頻繁的提及。

在接觸 UBI 這個字的過程中,「隱約」覺得自己不那麼同意。進一步思考後才發現自己其實對 UBI(或是更廣泛的社會福利政策) 一無所知,而一無所知又談什麼同意或反對?由於目標明確,決定使用「提問法」做為找資料的架構,這些問題分別是:
  1. 什麼是 UBI?
  2. 不是已經有很多社會福利政策,為什麼還需要 UBI?
  3. 如果人人都有錢拿,誰還要工作?​
底下記錄我對這三個問題的初探。探索過程中的最大心得是目前 UBI 稱不上方法,且少有實證(符合嚴格定義的案例只有兩個),因此許多討論仍是「概念」。
 

UBI 特性一:普遍性(universality)

查資料的過程中發現 UBI 並不是很新的概念,過去十年間有超過一百本書在討論它。不過,UBI 的定義仍眾說紛紜,甚至因為有許多「變形」版本使得人們更難聚焦討論。所幸世界銀行(World Bank)於 2020 年出版的《Exploring Universal Basic Income》一書提供了清晰的理論架構。

我們可以用三個維度來囊括大部分的社會福利政策,這三個維度分別是:
  • 支付目標:針對所有人,還是針對特定族群
  • 支付條件:無條件,還是有條件的支付
  • 支付方式:給錢,還是給兌換券甚至是物資
UBI 就是最極端的組合:所有人、無條件、給錢。因此,「無條件基本收入」並不算有精準翻譯到「Universal」這個字的內涵。

為什麼要給「所有人」(universal),而不是只給「有需要的人」?有特別的好處嗎?

支持者認為發給所有人可避免人為的目標設定錯誤(例如排除掉需要的人或是涵蓋到不需要的人)、避免受益人因為感到羞恥而不去支領,甚至可免除發放與人民申請的成本;反對者則認為發給所有人的經濟成本過高,且將所有人一視同仁只能救窮而無法救急。

 

UBI 特性二:無條件

全球有超過一百個國家曾推出過「無條件現金轉移」(un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s,UCT),但大部分都還是有設下程度不一的條件,像是必須參與職業訓練、必須讓小孩去打疫苗、必須積極求職...等。

UBI 支持無條件的理由與追求普遍性有關,都是為了最小化人為因素與最大化發放效益。然而,比起「所有人」,「無條件」更是許多人在「情感」上無法認同的要件。

就算一個人是利他主義者,所謂的利他主義也是一條複雜的光譜。有些人傾向接受無條件利他,有些人則傾向「家長式」的利他。因此,「受益者必須滿足某些條件才能接受救助」的想法通常與實證無關,而是與一個人的價值觀,以及一整個社會的共識有關。

此外,社會共識當中也能拆解出更進一步的差異。例如,人們普遍對健康、兒童、教育等議題較為寬容,接受無條件發放,但對「有好手好腳的人不用工作就能領到錢」則較為嚴苛。

 

UBI 特性三:發錢

關於發錢好還是發物資好,多數人(包括學術研究)都認同發錢比較好,因為錢比物資彈性。此外,發錢也比發物資簡單,因為成本比較低,發放方式也較多元。反而發放物資可能招來負面效果,因為發放過程中會經過許多層的利害關係人。

不過,還是有人反對 UBI 發錢,其論點是因為每個人都有多的錢花,這將導致通膨。雖然 UBI 的實證案例不多,但發錢的社會福利政策案例並不少,這些案例的結果證明「在市場機制健全的國家」中廣發現金並不會造成通膨。

 

不是已經有很多社會福利政策,為什麼還需要 UBI?

綜前所述,UBI 是所有社會福利政策中最極端的組合,因此容易招來各種成本上、方法上、正義上與觀感上的挑戰,但即便如此過去十幾年來針對 UBI 的討論熱度仍有增無減。此外,社會福利政策這麼多,難道有什麼效果是只有 UBI 能做到的嗎?關於 UBI 的價值,主流來說可分為三種論述。

第一種論述是「UBI 作為一種更有效的社會保護手段」。沒錯,社會福利政策很多,但「很多」本身可能是一種缺點,使得這些政策的覆蓋率(coverage)通常都比理論值低上許多,這些缺點包括:
  • 人們的注意力有限,不一定都能知道這些資訊
  • 各種方案有人為設計與執行上的疏失
  • 資訊建設較落後的國家無法有效執行福利政策
  • 中央與地方單位各懷利益鬼胎地推行政策
​第二種論述是「UBI 可填補勞動市場面臨的破壞」。目前最熱門的討論是當機器人取代前線勞動者、AI 取代辦公桌工作者後人類該何去何從。然而,在此之前勞動市場就已面臨許多挑戰,包括長期停滯的薪資、剝削的低薪工作,以及無法被傳統社會福利政策覆蓋到的新型態工作(如零工)。

UBI 除了可以讓被機器人與 AI 取代工作的人有錢生活,也可讓從事低薪甚至有剝削性質的工作的人有能力「對現況說不」,勇於離去並尋找更好的工作。不過,關於後者可能也會出現另一種劇本,那就是提供低薪工作的雇主將更有理由不漲薪資。

第三種論述是「UBI 作為一種分享資源紅利(resource dividend)的手段」。這個論述主要適用於擁有大量天然資源(例如石油)的國家,因為其人民通常不知道這些天然資源產生的紅利被花去哪,同時國家運用這些紅利的手段通常也不夠有效率。

因此,有人提倡透過 UBI 打造一個正向迴圈:發錢給所有人,然後透過課稅回收部分金錢並將它投入公共建設與服務。這聽起來很像多此一舉,但卻充分利用人性:人們只有意識到自己被課稅了才會比較關注公共事務,進而達到監督政府的目的。

 

如果人人都有錢拿,誰還要工作?​

在思考這題的時候,意外看到一種不算少見的說法:「UBI 就是共產主義。」首先,這個說法有邏輯上的問題,因為 UBI 是一種政策,而共產主義是一種社會體系。其次,生產材料公有制是共產主義的核心思維,也與 UBI 無關。

不過,任何不少見的說法一定都有值得深挖之處。進一步思考這個說法後,我認為其核心問題應該是:「UBI 跟共產主義一樣會讓人喪失工作動機」。

共產主義有很多問題,其中一點在於違背人類心理機制,剝奪人們「更努力工作以便過得更好」的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這點也與 UBI 不符,因為「終極」的 UBI(支付額度大到足夠生活)是要除去「不工作會死掉」的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但仍保留正增強機制。

不過,UBI 與共產主義不同還是無法證明它不會讓人們不工作,畢竟這確實很直觀:如果不用工作就能領錢度日,人幹嘛工作?

這個假設因機制而異。例如,許多研究發現低收入戶補助確實會對受益者的工作參與度帶來負面影響,但背後原因是「既然出去工作賺的錢跟補助差不多,何不乾脆不工作?」UBI 理論上比較不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因為其支付並不需要符合資產調查等條件。

根據阿拉斯加與伊朗這兩個全球僅有的 UBI 實證案例,研究指出 UBI 並沒有對受益者的工作參與度帶來顯著影響。如果把實證適用範圍放寬到美國與加拿大在 1960-1980 年代實施的負所得稅(negative income taxes)實驗,則同樣沒有、或只有發現輕微的負面影響。

沒有造成負面影響的成因有很多,幾乎每個研究都會得到不太一樣的結論。例如,有的研究指出這些負面影響其實是被總體環境的變化給「抵銷」掉:有人因為基本津貼而不工作,不工作的現象導致缺工,缺工導致薪資上漲,薪資上漲使得還在工作的人增加消費,消費增加則增加了工作需求。

 

是時候了嗎?

UBI 還有非常多的問題待回答,且這些問題比起前面的概念討論更為實際,例如:
  • 支付對象只限公民還是涵蓋到國內住民?
  • 支付的金額大小與頻率?
  • UBI 是主導還是補充性的政策?
  • 經費來源是什麼,要增稅、終止既有的福利政策、還是從科技公司身上討?
  • 與改善既有工具相較之下是否更有效益?
​然而,更根本的問題或許是「現在是時候了嗎?」

UBI 也許是一種更有效的社會保護手段,但紛亂的社會福利政策也代表它具備可因應各種目的的多樣性。UBI 也許可填補勞動市場面臨的破壞,但機器人與 AI 大規模取代人類工作的那一天「還沒到」。

綜觀人類近代(工業革命後)的社會福利政策發展歷程,可發現貫穿其中的共通點就是每一次的巨大革新都源自重大的社會危機,而幕後推手就是所有被危機影響而深陷貧窮的勞工。或許在那天到來以前,UBI 都會只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等時候到了,實際行動將凌駕同意與不同意。
最近是我每年最討厭的梅雨+換季期,空氣品質一差,鼻過敏的症狀就會變嚴重;冷氣開一整天,感覺空氣真的不流通;只是局部想吹風還得多開一台電風扇。雖然是因為業配才有這段文字,但確實也是因為【伊萊克斯|極適家居 500 全淨涼風清淨機】真的一口氣解決以上所有痛點才想分享。

超強力的清淨性能、同級產品兩倍的過濾效能、結合涼風扇的 combo 設計,以及資訊量豐富且好操作的 App,從來沒想過空氣清淨機可以進化成這個樣子。順帶一提,它也是我看過最好看的空氣清淨機,從此房間中不再多出一根很突兀的柱狀體。

【伊萊克斯|極適家居 500 全淨涼風清淨機】現正超早鳥火熱預購中,除了享 84 折現省 3,000 元的限時優惠,下單後還加贈 1,000 元的 7-11 商品卡。更多資訊請見:https://r.zecz.ec/gtz9
點擊訂閱《曼報》
Facebook
Instagram
Copyright © 2023 manny-l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如果你真的不希望收到這份電子報,點擊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