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
Hi <<姓名>>

本週竟然有颱風(́இ◞౪◟இ‵) 在寫信的同時,窗外一直有強風呼嘯,希望你在的縣市都平平安安。寫完信後,又被各種臨時行程打亂節奏,拖到現在才排版完寄出,真的太抱歉了!

今天要來聊一堂很特別的課,學籽平台推出的《魏海敏・王安祈追京劇| 豐富生命感受的戲曲表演與創作》,之前還沒分析過學籽出品的課,好興奮啊!另外在信件的最後,我有附上一個小小的身份調查,想更了解讀者們的狀況,再請你幫忙填寫了🙏

幾週前我受邀到 PressPlay 分享經驗,現場有同仁向我提問,他很好奇這堂京劇課為何可以賣到 1,825 人,明明看起來很小眾。當下我有點難給予精準的回應,畢竟每次看一堂課的銷量分析,都要花至少 1~2 小時找網路資料跟數據。事後我自己還是對這堂課很好奇,索性就當作本週主題吧!

老師=核心產品力,推好推滿

《魏海敏・王安祈追京劇| 豐富生命感受的戲曲表演與創作》直接把兩位老師的名字放在產品標題,而且是最開頭,代表這兩位一定是京劇界的大神級人物,否則也不會主打成這樣。

果不其然,經過查詢後,魏海敏老師是台灣京劇第一女伶,揚名海內外;王安祈老師是資深戲曲學者,獲獎無數。

其中更驚豔的是魏老師的社群力,在 Facebook 上擁有 8,436 個追蹤者,雖然追蹤數不高,但是互動率極高,以下是我透過 Fandpage karma 看到的數據:
可以看到,Engagement 參與度達 0.87%,參與度的計算方式為:互動總數(表情、留言、分享)÷ 粉絲數量,網路上找到的 2023 年最新資訊顯示,Facebook 粉專的平均參與度目前是 0.07%,魏老師的粉專參與度超出非常多,代表受眾池品質很好,黏著度高。

近一步篩選出與線上課程有關宣傳貼文,我蠻訝異只有兩篇,分別是:
  1. 上架當天宣傳文
  2. 上架兩週後分享試看帶
雖然只有兩篇,但互動總數都非常亮眼,上架文甚至累積了 2.3 萬按讚,607 則留言,1,763 次分享,這個成績真的不是砸錢就能做到的,代表無論是課程訴求、教學內容或影像質感,都有精準抓住受眾的心。

台灣有多少人對京劇感興趣?

除了從核心產品力,也就是老師本人來做分析以外,當然還是要看一下整體市場規模。我使用 ChatGPT 4 搭配 Plugins,蒐集到文化產業相關報告,其中文策院每年發佈的「台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很值得參考。

我有找到 2021 與 2022 年兩種版本,在分析時通常會使用年份最近的數據,但可惜 2022 年的報告中,在表演藝術的類別,並沒有再細分出地方戲曲(歌仔戲、京劇等),而是直接歸類成「傳統類」,所以最後還是採用 2021 年的數據。以下分享我的報告解讀脈絡:

步驟一:了解母群人口數

畢竟最後是要推出全台灣對京劇感興趣的人有多少,所以不能只知道比例而已。我在報告最開頭看到這段樣本敘述:
所以我到政府的未來人口推估系統查詢,2021 年台灣 15~69 歲的人口數的中推估數據大約是 1,800 萬左右。所以後續我就暴力用 1,800 萬作為母群,乘上報告中比例數字,得到對京劇有興趣的人有多少。

我統計沒有很好,如果這個方法有誤,或是有其他更讚的作法,也歡迎你回信跟我交流!

步驟二:了解表演藝術消費趨勢

接著,我跳到表演藝術的部分,看到有 67.7% 的民眾對於表演藝術是有興趣,且在所有樣本中,有 6.7% 的人對於地方戲曲(歌仔戲、京劇等)有興趣,這肯定是我要找的精準數字了。

如果暴力地用 1,800 萬人乘上 6.7%,可以得出台灣有 120 萬左右的人會對地方戲曲感興趣
步驟三:深入評估付費意願

當然「感興趣」的人,跟「真的會買」的人還是有落差,所以如果可以進一步取得與支付意願有關的數據會更好。而這份報告最棒的是,它真的有做調查!所以馬上在下一頁看到付費率的數據。

雖然此處沒辦法直接看到地方戲曲的更細節分類,但至少可以參考「傳統類」大類別的比例。我使用了「感興趣者付費率」,將步驟二得到的 120 萬對地方戲曲感興趣的人口數,乘以 81.9%,得出大約有 98.7 萬人對地方戲曲有興趣且願意付費
天吶好多數學,希望你還有看到這邊!所以基於以上推估,台灣應該會有 98.7 萬人是京劇線上課程的潛在受眾。雖然地方戲曲很廣,喜歡歌仔戲的,不一定會喜歡或為京劇付費,但至少這是網路上能找到的最接近數字了。

受眾規模,跟銷售成績吻合嗎?

以 98.7 萬的受眾規模來說,當然比大眾取向的課程小很多,例如職場技能、投資理財等等,而且根據報告顯示,平均演出票價的願付金額只在 $619,學籽的線上課程都走精緻高端,定價相對高,就算有募資優惠,還是要價 $3,580,所以潛在買課人數一定又會再更縮小。

不過說到潛在買課人數,這堂京劇課的 Landing Page 並不只是跟對京劇有興趣的民眾溝通,還有另一個訴求——給創作者的第一堂課,希望將兩位老師的表演、編劇、導演等經驗,賦能給表演藝術從業人員。
如果是對職涯與專業有幫助,從業人員的支付意願就高了,需求肯定比一般民眾強烈,所以要綜合考量這部分的影響。

而且以兩位老師的地位,用「生涯經驗集大成」的態度在推這堂課,也是很有號召力的,至少鐵粉一定會支持。從魏老師的上架貼文互動總數來看,直接從粉專流量池轉換的人數,可能佔了總學生數的 1/3 甚至更高。這個無數據佐證,隔空抓藥亂猜。

賣一次還是賣長尾?

講完這麼多優勢之後,最後來分享一個潛在風險。這堂課程看起來是轉換粉絲與表演藝術專業人員,但這兩群人轉完之後,還有機會拓展新客人嗎?

台灣對京劇感興趣的人不算多,受眾規模不大的情況下,有機會可以拓展新客人,讓線上課程持續有長尾銷售嗎?

這題的答案是透鏡小夥伴幫我找到的!不知道你有沒有經歷過無名小站的年代 🤣 幾年前曾流行使用 WayBack Machine 翻出朋友無名小站的黑歷史。

WayBack Machine 可以找出過往已消失在前台的網頁資料,除了拿來跟朋友互相傷害以外,可以用來找出幾個月前的課程網頁數據!

通常我在分析課程銷售時,都會很想知道追溯過去的募資價格變化,還有學生總數的成長變化。透過這個工具,我可以找到京劇課在今年 5/18 的報名人數是 1,824 人。這封信撰寫的時間是 7/26,經過了兩個月,目前的報名人數是 1,825 人,這兩個月只多了一位學生報名
這個增長速度慢到嚇人,我回頭查找魏老師的社群,過了募資期間後都沒有在做線上課程的相關宣傳,FB 廣告檔案庫也沒有看到近期的廣告資訊,代表募資後應該是沒有在做推廣的

不確定是因為沒有推廣而沒有新客?還是因為嘗試過後覺得拉新不易,才把預算都砍掉?但這些都只有營運團隊才知道了。
1 分鐘填問卷,幫助喊涵更了解讀者
 
最後的最後,感謝你喜歡我的電子報,雖然很常在社群上哀嚎,覺得寫作既快樂又痛苦,但我很珍惜每一位願意讀信的人。因為寫了電子報,我認識了更多讀者或創作者,也讓自己的商業敏銳度與分析能力更加提升。

如果你願意再多花 1 分鐘,告訴我你的身份背景,可以幫助我更了解是誰在讀我的信件,後續可以規劃出更讚的信件內容。非常感謝 🥰
點我填答
以上就是本週的信件內容,以下是常見問題,歡迎參考。
  • 回顧已發佈的電子報 ☞ 都在這邊
  • 推坑朋友加入電子報 ☞ 訂閱連結
  • 分享本期內容給朋友 ☞ 轉寄給他
  • 任何回饋、敲碗分析 ☞ 回信給我
也建議把 contact@lens-content.com 加入聯絡人,以免信件誤闖進促銷信匣。如果想深入了解更多,歡迎參考下方 ICON 連結,有透鏡的 Instagram、部落格。原本還有我正在撰寫的新書《思維萃取》搶先看 LINE 群,但最近寫書暫緩,轉型成討論電子報內容,也歡迎你加入。

感謝你的閱讀,下週三 9:00 見!(最晚也不會拖過中午寄信的嗚嗚)
透鏡的 Instagram
透鏡部落格
《思維萃取》新書搶先看
Email
Want to change how you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pdate your preferences or unsubscribe from this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