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
Hi <<姓名>>

今天要聊的是一堂卡司堅強,長達 40 小時的大課。由 Hahow 跟 Motioner 二棲知學合開的《設計實戰全方位:私藏 20 位大師的設計思維》

特別的是,這不是「一堂」線上課程,而是由 15 堂線上課程+1 堂對談講座組合而成的。要價 2 萬,應該是台灣線上課程最高價格了。在 Landing Page 上可以看到 3 個價格波段:
另外還有一個特別之處,《設計實戰全方位》在 Hahow 與 Motiner 平台上同時銷售,截至撰稿當下,Hahow 累積銷售人數為 335 人,Motioner 累積銷售人數為 339 人。

依照先前 Hahow 與其他平台的合作模式,兩邊的銷售人數應該是獨立的,但這只是我的推測,如果有讀者知道平台內部相關資訊,也歡迎回信跟我分享!

那這堂大課累積的總營收有多少呢?如同上圖所示,這次募資是有價格波段的,目前是在最後的 $26,700 晚鳥期。當初在超早鳥期、早鳥期結束時,我沒有記錄到金額,所以現在只能用推算的。

我的假設有兩個:
  • 越便宜的價格區段,會有越多人購買,所以人數是超早鳥>早鳥>晚鳥
  • 晚鳥期才進行到一半,通常銷售暴增的時間會在最後截止日,所以能量尚未爆發
根據以上的假設,我隨意估算超早鳥、早鳥、晚鳥三時期的銷售比例為 5:4:1,且假設 Hahow 與 Motioner 兩平台的人數增長趨勢相同,不獨立估計。

兩平台目前銷售總數為 674 人,超早鳥、早鳥、晚鳥三時期的估計銷售人數如下:
  • 超早鳥:337
  • 早鳥:270
  • 晚鳥:67
總銷售金額就會是 337X$23,700+270X$25,200+67X$26,700=$16,579,800 大約 1,600 萬左右!(喊涵不負責任估計)

雙平台聯手募資,打造出 1,600 萬的課程,說不定晚鳥截止前還會再衝到 1,800 萬,這個成績乍聽之下非常好,但要做出 15+1 堂課,總時數長達 40 小時,直到 2025 年才會做完。這樣成本算一算,真的有賺嗎?

目前銷售成績,真的有獲利嗎?

站在出品方 Motiner 的角度來看,假設完全把 Hahow 當作通路與行銷資源提供者,製作成本全部由 Motioner 負擔。目前賣到 1,600 萬,Motioner 實際可拿到的金額估計是:
  • Motioner 自行銷售:744 萬
    扣掉 5% 營業稅、2% 金流手續費
     
  • Hahow 通路銷售:520 萬
    扣掉 5% 營業稅、Hahow 分潤假設為 30%
     
  • 總計:1,264 萬
老師分潤

「老師」是線上課程重要的原物料,所以 1,264 萬第一個要扣掉的就是 20 位老師的分潤。

當然每位老師負責的內容比例不同,實際可拿到的分潤也不同,但我們如果以整體銷售金額 1,600 萬的 25% 去算,就會硬生生被老師拿走 400 萬。

我覺得這個數字完全合理,因為要分給 15 位老師。每位老師要負責的內容也不少,平均落在 2~2.5 小時左右,基本上跟一堂正規線上課程差不多。

而且還要配合宣傳期做推廣,每人拿個 26.6 萬左右的分潤真的不過分。畢竟這些設計大大自己開課,分潤也一定拿得到這個數字,甚是還超過。

當然這 400 萬還沒算進 5 位講座來賓的費用。在我個人經驗中,講座來賓不會拿分潤,而是以固定講師費計算,如果一位來賓抓 5 萬塊出席與授權費,總計也要 25 萬。所以光是講師的部分,就會有 425 萬的支出。

製作費

接下來就是製作費了,這次大課在視覺、動態、影片上真的質感很高,參考 Landing Page 上的資訊:
  • 課程主視覺由方序中操刀
     
  • 募資影片由 K4s、二棲、紋聲音樂共同製作
     
  • 正式課程由得過金曲獎的林孝親操刀,標榜在台北頂尖錄音室錄製
你看到的是卡司堅強,我看到的是預算燃燒。雖然我不清楚這麼頂規的製作規格需要多少經費,但這些大神們共同出擊,光是主視覺跟募資影片就不可能低於 100 萬⋯⋯好想知道實際要多少。

另一方面,長達 40 小時的課程錄製、剪輯、講義製作、簡報製作等等,這部分應該也要個 500 萬以上吧。

我可以透露一下,今年執行《零售獲利學》三位老師共 13 小時的錄製,光是影像方面執行預算大概就要 130 萬以上,還不含內容設計跟平面設計。所以 40 小時比我更高規格的製作案,抓個 500 萬真的不過分。

所以在製作費部分,主視覺、募資影片、課程錄製可能總共就會花掉 600 多萬。當然這個價格都是估計的,以 Motioner 在設計圈的地位與人脈,或許都可以拿到友情相挺優惠價。

我說的優惠價並不是「有關係就能殺價」的意思,我相信每一位專業人士都很忌諱這種事。我想表達的是,這堂課的訴求是「第一堂,也是最後一堂線上設計課」,目的在幫助 Junior 設計師們解決工作路上的困難與痛苦,推動整體產業前進

我相信也是因為這個願景與訴求,才能讓 20 位知名設計師願意聯合開課,並吸引到聶永真、K 大等知名人士背書推薦,所以協助操刀主視覺、募資影片與課程錄製的專業人士,可能也會願意以較優惠的經費支持這項計畫

總結以上,Motioner 拿到的 1,264 萬中,扣掉老師分潤、製作費大概只剩 240 萬左右,剩下的這些錢還沒扣除:
  • 行銷預算
  • 課程設計人力費
  • 專案 PM 人力費
  • Motioner 自家網站維護費用攤提
  • 還有難以計算的溝通成本⋯⋯
所以真的有獲利嗎?我覺得以目前的狀況來說應該是沒有,或者是非常少。就算上述的製作費,有部分可以被 inhouse 人員分擔掉,但整體成本還是驚人的多。如果晚鳥最後截止前,可以衝到 1,800 萬或 2,000 萬,就還有機會小賺一點。

Hahow 或成最大贏家?

以上是從 Motioner 的視角出發,如果我們轉換一下,從扮演通路與行銷協力的 Hahow 立場來看,根本是賺爛了吧!

如果 20 位老師的分潤與製作費都是 Motioner 出資,Hahow 基本上出行銷協力的費用就好。如果以目前 800 萬左右的營業額,假設 Hahow 拿 30% 分潤,那毛利就是 240 萬。

雖然扣掉稅、人力成本、行銷預算、金流手續費與網站維護攤提費用後,剩下的也沒有很多,但對於一家持續融資,應該是以上市為目標的公司來說,把營業額衝高也是很有幫助的。(再消毒一下,我離開 Hahow 很久了,以上市為目標僅是商業合理推斷而已)

光是這一檔就可以為全年度營業額灌進 800 到 1,000 萬,要花的力氣又少,何樂而不為?如果 Hahow 在這次大課的立場真的如我所說,那就離貫徹「通路定位」更近了,我會很期待後續的發展!

回歸產品力本質,線上課程是比氣長

我們把視角拉回 Motioner,這堂課真的沒機會獲利了嗎?我不這麼認為。

參考 Landing Page 上的資訊,後續 15 堂課上架時還會獨立募資,或許那時候可以再吸引到只想單買課程的學生

而且線上課程除了募資期以外,長尾銷售也是重要的戰場,當製作經費都燃燒完畢,課程陸續推上架後,就會迎來邊際銷售成本極低的長尾期

如果課程內容夠好、夠雋永,真的做到「第一堂,也是最後一堂線上設計課」這個產品訴求,每年出社會的設計師人數也不少,長尾期還有得賣呢!

分享一個使用者真實回饋,我的親妹妹是出社會快 3 年的 Junior 設計師,職涯有點坎坷,前幾份工作會被老闆當成設計+行政,直到最近一份工作才能專心做設計。我詢問他是否對《設計實戰全方位》有興趣,得到以下資訊:

正面
  • 想買,主動說出「因為是二棲」,出品單位品牌力極強
     
  • 很多在工作上重要的知識,學校只有簡單帶過,但這堂課會教
     
  • 身邊很多朋友想上這堂課
負面
  • 目前還沒下手,理由是剛入行薪水太低,要花 2/3 月薪買課太痛
     
  • 原本不知道有 12 期零利率,但就算知道有 12 期,還是不想被綁分期一年
     
  • 如果之後可以挑選自己最需要的 2~3 堂,會更想買

原始對話紀錄如下(觀看順序左右)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我是用「游擊訪談」的方式做調查,快速取得回饋。

課程名稱與搜尋行為

另外我還有發現一件小事,我在寫電子報前,習慣先把相關資料開起來。我今天要叫出《設計實戰全方位》這堂課的網頁時,直接在 Google 打關鍵字搜尋,但我輸入的關鍵字是「設計全方位」,不是「設計實戰全方位」。
結果搜尋結果前二名是姐妹作《動態設計全方位》,反而是廣告版位上才有《設計實戰全方位》。

我猜當初取課名時,想要營造出系列感,所以都採用「全方位」這個字。但這對搜尋真的蠻不利的,或許有消費者跟我一樣,只記得「設計全方位」這五個字,所以搜尋之後反而會疑惑,怎麼出現的不是自己要的網頁。

當然 Hahow 方面有使用關鍵字廣告來補救,但可能標題還需要優化。光看「實戰全方位」這五個字,還是不知道是在講哪一堂。雖然標題後面還是有出現「設計思維」,但還是不夠清楚,大家應該都會先看標題最前面

不過我因為好奇所以多搜尋了「設計 實戰」這組關鍵字,《設計實戰全方位》就有順利出現在搜尋結果第一名了。或許可能是關鍵字完全比對,且出現在標題最前面的緣故。
回到課程取名,把「設計實戰」放在名稱最開頭還是有其道理的。我透過 Google Trends 比較了過去 90 天,以下三組關鍵字的搜尋量。
  • 設計全方位
  • 設計實戰全方位
  • 設計 實戰
發現前兩者資料不足無法顯示,只有「設計 實戰」有搜尋量。
所以在取名時,把有搜尋量的字詞放在最開頭且完全比對,是一個很正確的策略。當然我不是 SEO 專業,如果你有其他看法,很歡迎回信分享觀點!

信件最後再無情置入《零售獲利學》,使用我的優惠碼 BTBDLENS 可以現折 $500。今天是超早鳥 52 折加贈課程大地圖的最後一天
如果你不是零售業者、電商人或行銷人,沒有相關學習需求,也希望你可以幫我推廣或轉寄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非常感謝你!
以上就是本週的信件內容,以下是常見問題,歡迎參考。
  • 回顧已發佈的電子報 ☞ 都在這邊
  • 推坑朋友加入電子報 ☞ 訂閱連結
  • 分享本期內容給朋友 ☞ 轉寄給他
  • 任何回饋、敲碗分析 ☞ 直接回信
也建議把 contact@lens-content.com 加入聯絡人,以免信件誤闖進促銷信匣。如果想深入了解更多,歡迎參考下方 ICON 連結,有透鏡的 Instagram、部落格。原本還有我正在撰寫的新書《思維萃取》搶先看 LINE 群,但最近寫書暫緩,轉型成討論電子報內容,也歡迎你加入。

感謝你的閱讀,下週三 9:00 見!(最晚也不會拖過中午寄信的嗚嗚)
透鏡的 Instagram
透鏡部落格
《思維萃取》新書搶先看
Email
Want to change how you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pdate your preferences or unsubscribe from this list.